绿色复苏将成为疫后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人民网北京9月18日电(记者 余璐)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17日,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绿色‘一带一路’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专题政策研究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与会专家表示,在全球抗击疫情的行动中,国际社会的携手努力更加凸显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复苏注入强劲动力,绿色复苏将成为疫后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将为各国共享有韧性的、包容的、可持续的发展机制,为各国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实现SDG15方面缺乏进展,且大型基础设施项目通常会带来包括生物多样性风险在内的一系列与可持续性相关的风险,将生态环境风险管理纳入“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对于推动绿色“一带一路”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接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多边金融机构通过实施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估防范风险,注重与国际或国家承诺对标,其遵循的“缓解措施层级”(mitigation hierarchy)和中国的生态保护红线政策相似度最高。专家介绍道,“缓解措施层级”是指通过“避免”“缓解”“修复”和“补偿”四个步骤来降低生态影响。中国和国际社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可形成合力,成为在绿色“一带一路”框架下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举措。
据了解,研究提出的绿色“一带一路”路线图从战略层面对接了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共建国家发展目标。从项目层面来看,需要建立以科学为基础的项目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明确项目环境与社会风险评估方法,并支持金融机构将生态环境影响因素重点纳入项目评级体系和风险评级体系,通过绿色金融引导绿色投资。
在上述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路线图的框架下,针对可持续发展目标15(SDG15)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在本次研究会上,专家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与SDG15及《生物多样性公约》进行对接的政策建议。
一是聚焦环境影响,建议完善“一带一路”项目分级分类管理。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目标15及《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对接,依托“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正在开展的《“一带一路”项目绿色发展指南》研究,推动制定“一带一路”项目分级分类指南,关注项目在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气候变化方面可能带来的影响,明确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为共建国家提供绿色解决方案。
二是完善政策工具,建议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对接“一带一路”与SDG15的关键性工具。支持共建国家以生态红线为抓手,研究制订适合本国国情的类似生态红线的土地利用战略规划。
三是采用较高环境标准,建议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一带一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估的重要部分。项目需符合所在国的生物多样性标准、中国和项目所在国均为缔约方的国际公约,以及国家开发银行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投融资原则。
四是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建议对环境影响评估确定为存在重大生物多样性风险的项目依照缓解措施层级采取措施。依据评估风险等级,按照“避免”“缓解”“修复”“补偿”四个类别对项目进行分类管理。
五是加强协同机制,建议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与融资框架,用于落实和监督“一带一路”倡议与SDG15的对接。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效衔接,发挥与SDG13气候行动的协同作用,建议逐步减少在煤电等高碳行业的投入,研究制定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指南,加强绿色环保低碳及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推动绿色经济复苏。
记者了解到,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绿色“一带一路”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专题政策研究项目由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党委书记兼副主任周国梅、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史育龙担任中方组长,由美国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中心主任凯文担任外方组长。来自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美国波士顿大学、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外交学院等国内外研究机构的核心专家共同完成研究工作。